4月25日,在中南大学铁道幼儿园“从心衔接——让教育回归童年的节奏”幼小衔接专题家长学校活动中,大班萌娃化身“小小议事员”,用稚嫩而真挚的提问,触发幼小衔接新范式的深层思考。
“小学老师会很凶吗?”
“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怎么办?”
“小学的考试很难吗?”
“小学教室会像幼儿园一样漂亮吗?”
“小学有家长助教活动吗?”

面对这些“灵魂拷问”,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老师们一一回应:“老师也会紧张,我们约定用微笑暗号互相鼓励。”“作业不会没关系,重要的是永远保持追问的勇气。”“小学一二年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可以不用过早的担心考试的事情。”“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布局是不一样的,但是走廊和教室墙面也会有漂亮的布置。”……老师们的轻声解答,把孩子们的“小问号”变成了对一年级的“小期待”。
这场以儿童为主体的“童心议事”实践,将幼小衔接从单向的“成人准备”转化为双向的“成长对话”,生动诠释了儿童友好理念的深层内核:不是成人世界的俯身迁就,而是赋予儿童平等表达权,让教育场域真正成为由儿童定义的成长空间。

从“心”衔接,中南大学铁道幼儿园一直主张以儿童心理发展及儿童友好理论为依据,构建家庭、园所、学校三维联动的共育支持系统,通过专业协作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衔接,让孩子们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完成从幼到小的平稳过渡。
一审:余瑜 二审:肖鸿晶 三审:唐海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