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暖花开,正是校园绿化环境提质改造的最佳时节。为了给全校师生营造更加舒适、怡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校园管理中心抓住有利时节,历时二个月对全校绿化进行统一摸排,精心部署,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全校主要路段、主要节点进行绿化补种及提质改造。根据学校的不同位置环境,倚势造景,势到景随,景到路成,使其达到高低错落,层层美化的效果。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组合,让整个环境温馨而融洽,为校园环境增添“靓色”。
统筹规划,各校区绿化整体水平提升
今年作为校园管理中心成立的第一个年头,中心对全校近6000亩校园绿化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开春前期,中心对校园所辖的所有绿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地毯式排查,对缺株、枯苗及裸露黄土的绿地逐一登记,详细记录不同区域需要补栽苗木的品种、株数、株高、冠幅及提质改造等相关信息。通过排查统计,绿地需要补种的原因包括行人的踩踏造成黄土裸露、连续多年绿地排水不畅造成苗木长势不佳、植物选择不当造成的萎靡、病虫害对植物造成的损害等。针对不同的情况,校园管理中心认真做好规划,制定详尽的补栽补种工作计划。对校本部主要路段、节点做到精中有细,如树池处理、树木造型等。重点加强铁道校区、湘雅校区重要路段、校区大门入口、家属区入口等地段提质改造。


科学管理,为植物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全校绿化补种及提质改造采取了以地方树种为主,结合道路在自然地形中形成的多块形体自由的绿化区域。在植栽设计中,考虑到植物自身特征,包括植物的形态、花朵开放效果、香味,地被植物的叶色等,在视觉上力求“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而在重点部位,如景观轴线和主要入口种植少量有独特造型以求提升整个景点在园林上的品位。
为了提高补栽苗木成活率,在严把苗木质量关的前提下,安排技术人员分片区定点负责,全程监控指导,从挖坑、换土、栽植到浇水,都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做到“随挖、随运、及时浇水”,以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如铁道校区绿化种植土壤比较差,从成本考虑对土壤拌施有机肥等增加土壤肥力。校本部科技楼前金边黄杨因腐叶病影响一直造成生长态势不良,通过每平方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处理增强植物的抗病毒性。同时因新补栽的绿植根系刚刚在挖掘过程中受到过损伤,吸水能力较弱,不能像老株一样能吸收较深层的地下水,水分不足便会使其受旱,因此,根据天气情况,给新补植的苗木进行适时的浇水,以确保其全部成活。经验收,前期补栽的苗木已稳根并发新芽,整体成活率达100%。


花化校园,为校园增添“靓色”
为了美化校园,增加校园花卉景观。在校本部科教楼前庭充分利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配置。尤其是利用观赏花卉在质感上柔和、飘动的特点,软化了之前基址上植物配植中乔木、硬质铺装的直硬感,给植物配置带来质感变化。一位路过的离退休老同志对绿化工作人员充满感激的说:“谢谢你们把我们的校园打扮得如此美丽,我是这里退休的教师,教书、生活在这么美丽的校园让我们感到很幸福”!
在铁道校区大门口补种紫薇、茶花球,在湘雅校区主道路、宿舍区等增加春杜、麦冬、茶花、紫薇、红桎木,在视觉层次、色彩变化上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师生们即使是匆匆路过,也能沿着道路观赏到美好的景色。在花境植物的选择上,主要以观花效果好植物为主,如:草本孔雀草、矮牵牛、石竹等,花境季相分明,色彩丰富,各种花卉高低错落,排列层次丰富,多样性的植物混合组成的花境可以做到在一年之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历时二个多月,校园管理中心对全校范围内受损苗木的补栽补种及提质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共计补种及改造面积5万多平方米。改造后的校园更靓了,优美的环境舒适怡人。为全体师生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校园增添“靓色”,校园管理中心将坚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