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是师生教学、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环境育人、文化形象的物质载体。盆景艺术是源于我国的特种艺术形式,据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盆景艺术追求师法自然、技法精湛、继承传统、兼收并蓄、大胆创新,使自然美和艺术美和谐统一,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的盆景形成了树冠秀茂、枝干流畅、疏根盘显、排列有序、疏密有致、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郑孝胥有《花市》诗云“秋后闲行不厌频,爱过花市逐闲人。买来小树连盆活,缩得孤峰入座新。坐想须弥藏芥子,何如沧海着吟声,把茅盖顶他年办,真与松柏做主宾。”陈从周将其改为“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青”,以此将盆景艺术的神韵充分表达出来。中国盆景在小中见大,正所谓“一拳石亦有曲处,一勺水亦有深处”。盆景艺术构成的这种综合的环境体系,可以小中见大、意境高雅、托物寄志、陶冶性情,既有艺术鉴赏,又有学术研究,兼具有文化、教育、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意义。
中南大学校园环境繁花似锦,四季姹紫嫣红,满园花香伴书香。在校园深处,园林工作者们悉心栽培了各式树桩盆景,通过盆景融合植物栽培、建筑、选材、造型、空间组织及景石、绘画和诗词的精髓,并应用于校园环境建设中,努力创造出一个渗透、开放、融合的整体校园环境。
1盆景与校园环境建设之间的联系
盆景与园林同源相生。著名学者钱学森先生曾经把我国园林艺术划分为4个不同的层次,即宫苑、园林、窗景和盆景。从这一简单的划分上,盆景与园林景点建设同源相生的特征便跃然纸上。盆景相对于校园园林建设更是一种升华,高校校园环境作为教书育人的高雅殿堂,把小中寓大的盆景艺术手法运用于校园环境建设中,能够达到悠然自得的巧妙结合,彰显一种师法自然的神韵。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引进盆景,广大师生员工、来访学者能够瞬间产生一种“暮然回首,那景却在阑珊处”的意境感。在校园环境景观建设中,如何把盆景艺术融入其中。从盆景的出现到现在的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遵循从实景到虚无然后延生到情感的发展脉络。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盆景园林造景可谓是取之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一种再创造,通过人工技艺、美学思想、艺术构图和传达的意境相互融合,能够使盆景在校园建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中南大学升华留学生公寓前庭,以具有乡土树种的对接白蜡树桩盆景和黄蜡石为主景,辅以金边黄杨球、一叶兰、红枫等观叶植物,把留学公寓入口作为一个重要点景,通过造型盆景提升公寓品味(见图1)。
|
图1:留学生公寓入口
|
2盆景艺术在中南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的运用
盆景主要以山石植物为素材,在园林工作者的精心培育和精雕细琢下,采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寸土之间融汇自然人情之美、巧夺天工之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可谓是浓缩自然的天然妙手。
2.1通过主题展现意境之美
盆景在校园环境建设造景中,通过“咫尺盆内”展示万里之景,百步之内可阅千寻之峻。通过意境之美可触动广大师生内心的无限遐想,站立于学府之巅,超凡而无脱俗之意,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去赋予个人成长轨迹的体会。如中南大学新校区长沙园的景点中,运用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红檵木树桩盆景、榆树树桩盆景,再根据各自盆景的造型组景,使盆景的各种神韵表露无遗、相得益彰。在中南大学湘西园中,以展现大湘西风貌的火棘树桩盆景辅以湘西红景石等。尤其是火棘挂果时,红红的果实与景石互相映衬,既体现地方特色和风貌,也使来自湘西、长沙等地方学子漫步于自己家乡的园林景点中,多一点遐想、多一份憧憬。(见图2)
|
图2:新校区长沙园
|
2.2合理布局,展现盆景的构图之美
盆景在校园园林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布局和空间表现手法,通过空间层次之美展现自然之妙。真实地把自然界万物的抽象化和意境化进行缩影和描绘,形成动静结合、若隐若现、形神具备的层次格局,作为盆景园林的主题和意境表现形式。如中南大学后勤保障部门庭前对节白蜡树桩盆景,通过简单的对置,以其树形的千姿百态、盘根错节展示其构图之美(见图3)。
|
图3:后勤保障部前庭
|
2.3主次合理配置,讲究变化而统一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盆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园林造景中展现一种整体美,讲求变化与统一的高度结合,达到不同盆景之间、盆景与配石之间、盆景与周围环境之间、盆景与周围配置植物之间,从颜色、形状、构图、寓意等各方面的合理性、整体性搭配。细微之间无不体现着变化和统一相辅相成。
3中南大学盆景园,创造德育新天地
盆景是一门艺术,融合文学、绘画、雕刻、园林、根雕、景石等各种元素,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通过园林工作者们的精雕细琢,能在方寸之间把大自然的鬼虎神工展现到极致。作为大学校园是广大学子学海泛舟、追求卓越的神圣殿堂。而盆景创作和求学的学子有着共通的特点,从细节、点滴做起,精雕细磨,从而做出一番学问、锤炼一件精品。美国教育家班杜拉曾经说过:“人的行为变化不是完全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决定的”。为此,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不仅要创造明亮的教室、优越的住宿条件、舒适的图书馆等硬件条件,更要为这些莘莘学子创造宽松的软环境,来实施并引导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一般来说,多数学校都重视校园环境的德育建设。传统的做法是诸如修建德育墙、树立名人雕塑等。而把盆景作为校园建设中的一部分,通过对每一盆盆景不间断的雕琢,剪去繁枝、存其精髓,把自然美、人工创造的美有机融合于一体,把这种美展现于极致,把盆景创作作为学生们的一种新的德育培养模式。盆景创作和人的培养同样需要从细节着手,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一盆盆景的创作是不断完善和塑造的过程。有生命的树木决定了盆景创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旦树木死亡,它的艺术生命也就结束。而德育的生命力在于心灵的熏陶,德育通过启迪人的心灵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中南大学盆景园(现为湖南省示范性盆景基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博采众长、辛勤耕耘,展示以三相大地植物材料为主的盆景作品。这里既是中南大学盆景艺术的天地,又是中南大学园林艺术的殿堂。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别开蹊径,另有洞天。园内有多盆在参加国家、省市艺术盆景展览会上荣获殊荣。如刺柏树桩盆景《古柏凌寒》、黄杨树桩盆景《沧桑》、榆树树桩盆景《岁月如歌》等。许多省内外名流雅士来园参观,留下一批珍贵的墨宝。如全国盆景大师贺淦荪的“盆中创环宇、景中建精神”,全国著名书画家唐棣华先生的“画意诗情景无尽、春风秋月趣常珠”,著名书画家颜家龙先生的“千般仪态、万种风情”等。同时,在盆景中配置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景石,如太湖石、来宾卷纹石、九龙壁、墨石、英德石、灵璧石、大化石等,增加了盆景的灵气,做到“寸木有情,片石有致”。徐晓白有诗云:“要知盆景妙,画意与诗情。神似超形似,无声胜有声”。通过以小见大,艺术的再现自然的山水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见图4、图5、图6)。
|
图4:中南大学盆景园(1)
|
|
图5:中南大学盆景园(2)
|
|
图6:中南大学盆景园(3)
|
中国的盆景与园林可以说是同源相生,而校园绿化也是属于园林绿化的大范畴。在校园的园林绿化建设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德育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从而凸显出校园文化特色。盆景作为一种感情的载体,它突破了原有空间,超越了外在表现和形象束缚,极大程度地展现大好河山之美。借小显大,从微观之景到博大之精神。在中南大学的校园园林景点中通过增加盆景景观、建设素质教育基地“盆景园”,让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德育变成大学生们的一种需要,通过内化提升人生的价值和意义。